為深入傳承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探尋古厝在新時代的傳承路徑,2025年7月7日,福建船政交通職業(yè)學(xué)院土木工程學(xué)院“古厝新生· 筑福坊巷”實踐隊走進福州三坊七巷,開展假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。隊員們通過探訪名人故居、追溯清廉故事、解碼福文化基因,在歷史與現(xiàn)實的交融中筑牢文化自信,勇?lián)鷤鞒惺姑?/span>
圖1:實踐團師生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前合影 攝影林馨
圖2:實踐團師生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前合影 攝影林馨
冰心故居:觸摸人文暖流,感悟 “愛與希望” 的力量
青磚灰瓦映歲月,雕梁畫棟藏溫情。實踐隊首站來到冰心故居,一座古樸院落靜靜矗立,天井中陽光灑落,時光仿佛在此定格。故居內(nèi),陳列著冰心生前的手稿、照片、生活用品,每一件物品都訴說著她不平凡的一生;泛黃書頁上的娟秀字跡,記錄著她對生活的感悟、對文學(xué)的熱愛;老照片中,她或執(zhí)筆沉思,或微笑凝望,盡顯文人風(fēng)骨。漫步在故居的各個角落,仿佛能看見年少的冰心在這里讀書、寫作,聆聽長輩們講述古老的故事,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磚一瓦,都浸潤著她的成長記憶。透過這些珍貴的展品和場景還原,我們深刻感受到冰心先生“有了愛就有了一切” 的博愛精神以及她用文字傳遞溫暖與希望的文學(xué)力量。
圖3:實踐團師生在冰心故居前合影 攝影林馨
清廉人物館:聆聽正氣故事,傳承跨越時空的廉潔基因
帶著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敬畏與思考,實踐隊走進三坊七巷清廉人物館,開啟了一場滌蕩心靈的精神之旅。踏入展館,古樸莊重的氛圍撲面而來,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畫卷、一件件承載故事的文物,將福州歷代清廉人物的生平事跡娓娓道來。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浩然正氣、王荷波鐵肩擔道義的革命氣節(jié),都在光影與文字的交織中鮮活呈現(xiàn)。團隊成員化身講解員,將自己前期查閱典籍、走訪研究的成果轉(zhuǎn)化為生動講述,向其他實踐隊成員們闡釋這些清廉人物如何在各自時代堅守原則、克己奉公,他們的精神如同一盞盞明燈,照亮了我們對廉潔文化的認知之路。
圖4:實踐團師生回顧沈葆楨家書 攝影林馨
圖5:實踐團師生了解中國共產(chǎn)黨早期領(lǐng)導(dǎo)人之一王荷波生平 攝影林馨
圖 6:實踐團師生參觀鄧拓生平展示 了解革命先輩事跡 攝影林馨
圖7:實踐團師生參觀林則徐展陳了解其生平事跡 攝影林馨
圖8:實踐團師生在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前合影 攝影林馨
坊巷之間:解碼福文化基因,感受傳統(tǒng)與生活的交融
漫步三坊七巷縱橫交錯的石板路上,兩側(cè)古厝鱗次櫛比,每一座都是福文化的鮮活注腳。馬鞍墻高低錯落,勾勒出吉祥的弧線,恰似 “?!?字蜿蜒的筆畫;門楣上精美的磚雕,或刻蝙蝠銜錢,或雕牡丹綻放,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祈愿。在這里,福文化融入一針一線、一鑿一刻中。我們穿梭于坊巷間,觸摸著歷經(jīng)歲月打磨的磚墻,真切感受到福文化不僅鐫刻在古厝的梁柱之上,更流淌在福州人的生活日常里。
“古厝不是冰冷的建筑,而是活著的文化載體?!?隊員們表示,坊巷間的一磚一瓦、一雕一刻,都在訴說著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的對話,讓大家對 “如何讓文化遺產(chǎn)活起來” 有了更深刻的思考。
圖9:三坊七巷古厝一角 攝影林馨
圖10:三坊七巷古厝微觀 攝影梁婷
=
圖11:實踐團師生學(xué)習(xí)船政文化 攝影梁婷
圖12:實踐團師生參觀船政文化展陳,了解近代科技先驅(qū)事跡 攝影林馨
初心如磐:在實踐中傳承,讓文化光芒照亮前行路
此次實踐之旅,隊員們在冰心故居中汲取人文關(guān)懷,在清廉人物館中感悟正氣力量,在坊巷間觸摸福文化溫度。大家深刻認識到,古厝承載的不僅是歷史記憶,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 —— 愛與奉獻、廉潔與擔當、對幸福的追求,這些理念穿越時空,至今仍是激勵青年前行的動力。